English

“纽伦人”和“纽伦城”

在纽约和伦敦之间飞来飞去
2000-12-15 来源:光明日报 刘欣伟 我有话说

现今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频繁往来于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洲的两个或者几个城市之间,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他们有一个很生动的名字“商业游牧民”或“现代吉普赛”。他们往返穿梭的城市通常都是发达的经济金融中心,如东京、香港、巴黎、罗马、洛杉矶等等。

而这其中又以往返于纽约、伦敦这两个国际大都市之间的人数最多,且还有大批的人在不断地加入这一行列。他们工作、生活其间,好像纽约和伦敦就是一座城市,因此有人把他们称为“新纽伦人一族”。

罗恩·科斯特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纽约人:飞机是他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出差是家常便饭,随身带个手提皮箱,他就飘荡在不同的地域和风俗之中。他可以在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之后,仍然精神矍铄的站在你面前。当然,这也是成功商业人士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科斯特纳今年已经50岁,头发灰白且有些秃顶,但这很时髦,因为这并不影响他健康结实的皮肤所传递的信息:他不缺少在海滨沙滩沐浴阳光,也常常有身穿T恤牛仔装远足的休闲。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他的生活很丰富,而丰富的基础就是富足。他尽管在纽约曼哈顿有一套公寓,但伦敦才是他的家。这个家在伦敦最富有的贝尔格社区。常常是,傍晚,他出了伦敦希思罗机场,到家的时候酒已经冰上,冰箱被刚刚采购来的食物塞满,衣服也备在衣橱里。伴着他的脚步声,只听得他伦敦的未婚妻轻柔问道:“是罗恩吗?”

科斯特纳,可以说是这座横跨大西洋东西两端城市的居民。他一个月内要往返其间(纽约—伦敦)至少5次,当然这与他的职业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戏剧编导,他要在“百老汇”和“莎士比亚剧场”这两个著名的戏剧中心来回奔波,纽约和伦敦自然就成为他的办公地点。此外,他还开办了一个公司,专为投资银行,如美林、摩根·斯坦利等提供专业印刷服务,这同样也成为科斯特纳穿梭于纽约和伦敦这两个世界级金融中心最自然不过的原因。

再看看伦敦人戴维·伊斯特曼,他也是“纽伦人”,因为作为一家网络公司无线部的副总裁,他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工作生活时间固定在纽约。由于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和伦敦希思罗机场的频繁往来,他的名字被排在英国维珍航空公司大西洋商务舱乘客名单中的第一位。

现在,在纽约和伦敦同时拥有家的人越来越多,被霍梅尼追杀的作家拉什迪、流行歌星麦当娜,以及传记作家安东尼·霍尔登都是如此,后者不仅在伦敦拥有一所大房子,还在纽约曼哈顿东29街有一套“看得见风景的屋子”。

尽管在很多方面,纽约和伦敦都不尽相同,但是仍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纽约和伦敦两座城市生活、工作和娱乐,如同隔洋相望的一座城市的两个城区。科斯特纳的经历充分说明一座新的“纽伦城”已经形成。这两个城市在历史上,因同样的语言和文化一直就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今,又因为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出版发行及新经济的联系最终促成了“纽伦城”的形成。这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金钱。每天在华尔街和伦敦老城进行交易的货币总数比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的总和还要多。伦敦美林银行的理查德·克里根说:“在我们这些公司和个人的业务推动下,两个城市正在合而为一,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整体。”

除语言和货币流动的统一外,我们会发现,纽约与伦敦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城市。从面积上,尽管他们的城市人口基本相同,都不超过750万,但面积1579平方英里的伦敦则是纽约的两倍。它们都拥有同样恶梦般的交通状况,但纽约的公共设施修复能力是伦敦所望尘莫及的。从城市的精神文化而言,更是毫不相同,纽约显得更年轻、更边缘,而伦敦则显得年长和保守。

那么,“纽伦城”是怎样形成的呢?它起始于80年代初,这得益于20年前纽约与伦敦两地的金融大发展,但也有一次遭受了挫折,那是1987年的股市危机。

在80年代中期,一大批外国银行开始在伦敦安家落户,从原来的73家一下发展到479家,这其中美国的10家银行就雇佣了2.1万人。同样,在纽约的伦敦汇丰银行也不示弱,聘用了3000多名员工。这次金融业的大膨胀对“纽伦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以纽约为例,在金融界工作的人数占纽约就业总数的11%,收入则是其他人的数倍。因此华尔街的工资、奖金、甚至服装费也对大西洋彼岸产生了重要影响,伦敦法律事务所就因为纽约同行竞争的压力,不得不给予获得律师资格的律师双倍工资。

由于金融业兴起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带动了两个城市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广告业、会计核算业、管理咨询业等。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推动了旅店餐饮业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设计业、房地产业以及交通、旅游和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在金钱和以英语为基础语言的科技信息为主导的今天,“纽伦城”的重要性位居世界交流城市的首位。

“纽伦城”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早在1667年,纽约与伦敦就因商业往来联系密切。英国人用东印度的香料岛从荷兰人手里换来了远在大西洋沿岸的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现在的纽约。时至今日,纽约、伦敦两城都已发展成为全球的中心,而且相互间联系也前所未有地紧密。

此外,跨越大西洋餐饮业的交互发展也是“纽伦城”现象的历史见证人。“这很正常,”餐厅经理蒂姆·泽格特说,“我将纽约和伦敦称之为世界上饮食风格最相像的城市。”而一位在纽约开餐馆的伦敦业主说,“我们总感到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如果你现在身在纽约,你就会觉得自己在伦敦;如果你在伦敦,你又会觉得自己身在纽约。”

音乐和休闲文化更是“纽伦城”的维系。这不仅体现在两座城市的音乐人在不同地点工作和生活,更体现在流行乐的相同性上。一位音乐人不满地说,伦敦、纽约两地的流行音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纽伦城”的独特性还为酒吧、小商店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不是纽约有特色的酒吧及服务方式延伸到伦敦,就是伦敦历史悠久的酒吧转嫁到纽约,例如伦敦老式的Soho屋和Met吧。尽管纽约目前还缺少伦敦舞蹈俱乐部带来的刺激夜生活;虽然有人表示,也要把在纽约盛行的餐厅歌舞表演搬到伦敦。但是,毕竟有足球情结的英国人现在同样可以在纽约找到情趣盎然的地方观看阿森纳或切尔西等英超俱乐部的比赛;恋家的纽约人也可以在伦敦得到慰藉:一位在伦敦开商店的女士说,走进她店里来的纽约人都怀疑自己又回到了纽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